[本社资质]

24小时服务电话


400-9901-905

您现在的位置:蛙步网>国内旅游>贵州旅游>贵阳旅游> 弘福寺
弘福寺图片

弘福寺

  • 国内 > 西南地区 > 贵州 > 贵阳
  • 景点分类,教堂寺庙
  • 20 RMB/人
  • A
关注度:已有 6426人关注
快速跳转到:
快速跳转到:

[弘福寺景点介绍]

    弘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山上,距市中心约1.5公里。为赤松和尚(1634-1706年)于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所创建。赤松,俗姓韩,法名道领,号赤松。其先由浙迁长沙,经潼川,后随父定居贵阳。赤松少习儒,性嗜佛,20岁长齐剃度,遍参高僧,顿悟佛旨;35岁在贵阳白云寺闭门修学,三年出关,名扬全省,僧俗共仰。赤祖为求静修之地,遍游贵阳诸山。在1672年,扪萝拊葛,登上大罗顶(今黔灵山),见万峰环绕,中结平原,堪为供佛道场,遂立志在上建刹。士司罗妙居士喜舍其地,约四平方公里;贵州巡抚曹申吉为工程督导;赤松亲自操劳,灰头垢面,积三十二年建成梵刹。
    原寺中轴线上有山门殿、天王殿、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;两旁有方丈苑、尊客寮、如意寮、厨仓、禅堂、云水堂、戒堂等,占地约12000平方米,楼台亭阁,庄严肃穆,道场兴盛,禅风大振,常住僧众多达百余人。赤松亲订《丛林清规八条》定为十方丛林,为贵州首刹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清延颁赠《大藏经》一部,计七千余册;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,民国期间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,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上讲学,学僧八十余人,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人。
    1949年后,怀一法师主持法席,躬耕自食,修头陀行。“文革”期间,僧人四散,寺由黔灵公园管理。1983年,弘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142座全国重点寺院之一。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,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。经多年维修建设,现有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玉佛殿、弥勒殿等中供瞻礼,有贴金佛像27尊,缅甸玉佛十余尊,《乾隆大藏经》、《中华大藏经》、《房山石经》各一部;并有石狮、石幢、铜宝鼎、铁鼎、钟鼓、幢幡宝盖、金字匾联等。设有法物流通处、素香斋、茶室;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;新建贵州首座法华塔、开山祖师经念塔、九龙浴佛石壁、钟鼓楼、天王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禅堂、斋堂、僧寮、尊客寮、方丈苑、碑廊等。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,塔凡七级,高15米;奉藏《妙法莲华经》,塔六方,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;塔后有《建塔因缘功德碑》。
    正对大门是九龙浴石壁,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,九龙吐水为之沐浴。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“弘福寺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;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“黔南第一山”。入门两侧有钟鼓楼,铜钟重三千余斤,铸于明成化五年(1469年),原在城内大兴寺,1980年移此,首重殿为天王殿,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,殿的南侧有《地藏经》碑刻,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;二重殿为观音殿,奉三十二臂观世间,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,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;后有韦驮菩萨,金刚怒目,手持宝杵;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,奉释迦牟尼、阿难、迦叶、文殊、普贤及十八罗汉,均贴真金;墙上有佛陀画传。玉佛殿释迦牟尼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,释迦坐像高1.5米,宽1.2米,重900公斤,玉质优良,慈相庄严,并有弥勒、观音等玉雕十余尊。“放生池”旁有“曲尺亭”和长廊,亭前有樱花,春来繁花似锦,长年风光旖旎“双桂楼”前桂花绿荫如盖,入秋桂香四溢,令人流连忘返,楼前有联云:“一院桂荫疑有雨,四厢花影欲登楼。”寺后毗庐峰下有塔林,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、居士之灵骨安藏处,有名可考者计有赤松、瞿脉、参之、惺慧、光灿、弗云、湛然、柏青、心月、智明、慈云、觉崇。赤松法师曾手辑《黔灵山志》十二卷:星野、胜概、寺院、金像、法语、护法、寺田、源流、清规、塔垆、艺文(上、下),贵阳举人何素儒订定,于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付梓。 
    民国初年复由贵阳于止情补辑,文通书局铅印出版,1996年重新点校,出版精装本,弘福寺不但是贵州佛教活动中心,且已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胜地。弘福寺现任方丈慧海法师,84岁,贵州安顺市人,兼任贵州省政协委员,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,省佛教协会会长,贵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。现任监院崇慈法师,30岁,兼任贵州省政协委员,省青联常委,灵岩区青联常委,中国佛教协会理事,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。
    赤松初创寺院,土地由信士罗妙德等人“施舍”,他盖了一间茅蓬住在里面,敬业精神感动了当地的地方官员,在他们的支持下,建成僧寮、大雄宝殿及山门。不久又购置数百块田产,年收租1200石,常住僧众三十人。寺院和僧众非常富有,香火兴盛,有“金方丈,银知客”之说。赤松亲订《丛林清规八条》,定为十方丛林,为贵州首刹。赤松依照佛教丛林规章,设“两序”,立“清规”、续“法派、挂单、传戒”,收集佛教经典,很快成为全黔寺庙之冠。
    1706年,赤松圆寂后,葬于黔灵山,塔铭为“传临济三十三代正宗黔灵山道领和尚之塔。” 赤祖曾手辑《黔灵山志》十二卷:星野、胜概、寺院、金像、法语、护法、寺田、源流、清规、塔垆、艺文(上、下),贵阳举人何素儒订定,于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付梓。民国初年复由贵阳于止情补辑,文通书局铅印出版,1996年重新点校,出版精装本。弟子翟脉继任弘福寺方丈。乾隆以后,弘福寺进行了多次维修和重建,三门、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法堂等15座建筑一应俱全。与贵阳栖霞寺(东山)并称“东西二胜”。
    清乾隆四年(1739年)清廷颁赠《大藏经》一部给弘福寺,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,民国期间这里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。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,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此讲学,学僧八十余人,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才。1905年至1946年,弘福寺曾传戒18次,到1949年,共有赤松“法统”传承12代,常住僧众100多人,少时也有30多人。
    新中国诞生后,怀一法师主持法席,躬耕自食,修头陀行。“文革”期间,僧人四散,寺由黔灵公园管理。1983年,弘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142座全国重点寺观之一,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,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。
    弘福寺有三重建筑,大雄宝殿(正殿)、观音殿(中殿)、弥勒殿前(前殿),另配藏经楼、毗卢阁等。各殿阁朱墙碧瓦,恢宏巍峨,雕梁画栋, 曲廊迂回,蔚为壮观。近年更于寺外扩建经塔,龙壁,并有石狮、石幢、铜宝鼎、铁鼎、钟鼓、幢幡宝盖、金字匾联等。设有法物流通处、素香斋、茶室;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;新建贵州首座法华塔、开山祖师经念塔、九龙浴佛石壁、钟鼓楼、天王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禅堂、斋堂、僧寮、尊客寮、方丈苑、碑廊等。
    登临弘福寺之盘山古道“九曲径”为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赤松祖师开辟,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、咸丰五年(1855年)两度整修;新中国建立后,拓宽加固。全径383级,沿途有“古佛洞”、“洗钵池”、“灵官亭”等古迹;有“多行好事广积阴功”、“虎”、“黔南第一山”、“正法眼藏”等摩崖石刻。
    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“弘福寺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;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“黔南第一山”。入门两侧有钟鼓楼,铜钟重三千余斤,铸于明成化五年(1469年),原在城内大兴寺,1980年移此。
    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,塔凡七级,高15米;奉藏《妙法莲华经》,塔六方,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;塔后有建塔因缘功德碑。正对大门是九龙浴佛石壁,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,九龙吐水为之沐浴。
    首重殿为天王殿,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,殿的南侧有地藏经碑刻,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;二重殿为观音殿,奉三十二臂观世音,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,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;后有韦陀菩萨,金刚怒目,手持宝杵;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,奉释迦尼牟尼、阿难、迦叶、文殊、普贤及十八罗汉,均贴真金;墙上有佛陀画传。玉佛殿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,释迦坐像高1.5米,宽1.2米,重900公斤,玉质优良,慈相庄严,并有弥勒、观音等玉雕十余尊。“放生池”旁有“曲尺亭”和长廊,亭前有樱花,春来繁花似锦,长年风光旖旎。“双桂楼”前桂花绿荫如盖,入秋桂香四溢,令人流连忘返,楼前有联云:“一院桂荫疑有雨,四厢花影欲登楼”。 
    大殿后有一高台,前立二碑,乃朱德、董必武游黔灵山诗碑,碑后石壁嵌有多块镌刻,撰者为乾隆初年云贵总督吴达菩、贵门州巡抚刘藻、赤松和尚等。弘福寺不仅殿楼林立,还间有“风尺亭”画廊、“月明池”、“生生泉”“望城台”等。 
    寺后毗卢峰下有塔林,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、居士之灵骨安藏处,有名可考者计有赤松、瞿脉、参之、惺慧、光灿、弗云、湛然、柏青、心月、智明、慈云、觉崇。
    弘福寺前沿陡崖而下,为“九曲径”,系登寺捷径,有石级三百八十余步,乃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辟建,乾隆、咸丰年间各重修。沿径摩崖石刻无数,并有亭、殿筑于其间,“古佛洞”、“海螺亭”、“响石洞”、“洗钵池”等自然奇胜使人置身绿荫之中,俯级把玩,其乐无穷。明地理学者徐霞客也曾于“崇祯十一年戊寅岁(1638)四月十一日至贵州,游古 佛洞。”下得“九曲径”,往北行,即“麒麟洞”,洞中乳悬垂,千姿百态,其一巨者坠地,形若麒麟,故名。洞内宽敞,洞前有泉,迄今已四百余年。此洞因蒋介石1942~1948年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、杨虎城两将军于此,声名大噪,至今游人不绝。
  

创建者

赤松,俗姓韩,法名道领,号赤松。其先由浙迁长沙,经潼川,后随父定居贵阳。赤松少习儒,性嗜佛,20岁长齐剃度,遍参高僧,顿悟佛旨;35岁在贵阳白云寺闭门修学,三年出关,名扬全省,僧俗共仰。赤祖为求静修之地,遍游贵阳诸山。在1672年,扪萝拊葛,登上大罗顶(今黔灵山),见万峰环绕,中结平原,堪为供佛道场,遂立志在上建刹。士司罗妙居士喜舍其地,约四平方公里;贵州巡抚曹申吉为工程督导;赤松亲自操劳,灰头垢面,积三十二年建成梵刹。原寺中轴线上有山门殿、天王殿、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;两旁有方丈苑、尊客寮、如意寮、厨仓、禅堂、云水堂、戒堂等,占地约12000平方米,楼台亭阁,庄严肃穆,道场兴盛,禅风大振,常住僧众多达百余人。赤松亲订《丛林清规八条》定为十方丛林,为贵州首刹。

历史信息

弘福寺于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所建,清乾隆四年(1739年)清延颁赠《大藏经》一部,计七千余册;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,民国期间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,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上讲学,学僧八十余人,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人1949年后,怀一法师主持法席,躬耕自食,修头陀行。“文革”期间,僧人四散,寺由黔灵公园管理。1983年,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,同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87年7月,慧海法师出任方丈法席,复兴黔灵禅法,经过10余年艰苦奋斗,弘福寺已成为贵州省佛教活动中心和具有特色的旅游胜地。弘福寺现有常住近200人,其中出家僧人95人(男众77人,尼众18人)、服务居士110人,传戒期间僧众多达千人,大型法会期间信众和香客多达万人。弘福寺的组织管理,根据国家和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,接受贵阳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。实行民主办教,建立和完善人事、财务、教务等管理制度,开展活动。寺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,慧海法师既是管理委员会主任,又是寺住持,方丈助理通睿法师为副主任,下设四大班首、八大执事制度。为加强人财物管理,寺内分别设立对外接待、财务、教育弘法、治安消防、卫生保健、修建改造等办公室,严格僧人挂单、讨单制度(常居人员进出入制度)。

自1994年制定弘福寺管理办法以来,丛林生活的规范即成为僧团和合共住的信条,道风严整有序。寺中一些代表人物,经协商安排,有2人被选为省第九届政协委员(其中一名被选为常委),有1名被选为贵阳市第九届政协委员,1名被选为贵阳市第七届青联委员,2名被分别选为云岩区第七届人大代表和第七届政协委员,他们同各界人士一起共同参与管理国家大事。在2002年第七届全国佛教协会代表会议上,慧海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,崇慈、通睿分别选为常务理事和理事。

寺庙景致

弘福寺有三重建筑,大雄宝殿(正殿)、观音殿(中殿)、弥勒殿前(前殿),另配藏经楼、毗卢阁等。各殿阁朱墙碧瓦,恢宏巍峨,雕梁画栋,曲廊迂回,蔚为壮观。近年更于寺外扩建经塔,龙壁,并有石狮、石幢、铜宝鼎、铁鼎、钟鼓、幢幡宝盖、金字匾联等。设有法物流通处、素香斋、茶室;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;新建贵州首座法华塔、开山祖师经念塔、九龙浴佛石壁、钟鼓楼、天王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禅堂、斋堂、僧寮、尊客寮、方丈苑、碑廊等。

登临弘福寺之盘山古道“九曲径”为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赤松祖师开辟,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、咸丰五年(1855年)两度整修;新中国建立后,拓宽加固。全径383级,沿途有“古佛洞”、“洗钵池”、“灵官亭”等古迹;有“多行好事广积阴功”、“虎”、“黔南第一山”、“正法眼藏”等摩崖石刻。

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“弘福寺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;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“黔南第一山”。入门两侧有钟鼓楼,铜钟重三千余斤,铸于明成化五年(1469年),原在城内大兴寺,1980年移此。

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,塔凡七级,高15米;奉藏《妙法莲华经》,塔六方,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;塔后有建塔因缘功德碑。正对大门是九龙浴佛石壁,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,九龙吐水为之沐浴。

首重殿为天王殿,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,殿的南侧有地藏经碑刻,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;二重殿为观音殿,奉三十二臂观世音,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,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;后有韦陀菩萨,金刚怒目,手持宝杵;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,奉释迦尼牟尼、阿难、迦叶、文殊、普贤及十八罗汉,均贴真金;墙上有佛陀画传。玉佛殿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,释迦坐像高1.5米,宽1.2米,重900公斤,玉质优良,慈相庄严,并有弥勒、观音等玉雕十余尊。“放生池”旁有“曲尺亭”和长廊,亭前有樱花,春来繁花似锦,长年风光旖旎。“双桂楼”前桂花绿荫如盖,入秋桂香四溢,令人流连忘返,楼前有联云:“一院桂荫疑有雨,四厢花影欲登楼”。

大殿后有一高台,前立二碑,乃朱德、董必武游黔灵山诗碑,碑后石壁嵌有多块镌刻,撰者为乾隆初年云贵总督吴达菩、贵门州巡抚刘藻、赤松和尚等。弘福寺不仅殿楼林立,还间有“风尺亭”画廊、“月明池”、“生生泉”“望城台”等。

寺后毗卢峰下有塔林,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、居士之灵骨安藏处,有名可考者计有赤松、瞿脉、参之、惺慧、光灿、弗云、湛然、柏青、心月、智明、慈云、觉崇。弘福寺前沿陡崖而下,为“九曲径”,系登寺捷径,有石级三百八十余步,乃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辟建,乾隆、咸丰年间各重修。沿径摩崖石刻无数,并有亭、殿筑于其间,“古佛洞”、“海螺亭”、“响石洞”、“洗钵池”等自然奇胜使人置身绿荫之中,俯级把玩,其乐无穷。明地理学者徐霞客也曾于“崇祯十一年戊寅岁(1638)四月十一日至贵州,游古佛洞。”下得“九曲径”,往北行,即“麒麟洞”,洞中乳悬垂,千姿百态,其一巨者坠地,形若麒麟,故名。洞内宽敞,洞前有泉,迄今已四百余年。此洞因蒋介石1942~1948年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、杨虎城两将军于此,声名大噪,至今游人不绝。

弘福寺7层塔是坐落在平壤市中心锦绣山和乙密台附近的高丽时期的石塔。塔是用经过打磨的花岗石做成的精致的六角形。塔高为5.35米,基座和塔身的宽度和高度逐层收缩,给人以舒畅的感觉。基座一边长1.29米,塔身为7层,屋顶很厚,但感觉很协调。弘福寺历代祖师塔。图右最大塔为弘福寺开山赤松祖师塔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,赤松和尚云游来筑结茅庵于山中,继而募化四方建成此寺,名黔灵山弘福寺,“弘福”二字乃“弘佛大愿,救人救世;福我众生,善始善终”之意。山寺之开创,即始于世。赤松是为开山始祖,佛法为临济一系之正宗,乃禅门五宗之一。清乾隆四年(1739)清廷颁赠《大藏经》一部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。民国期间,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。民国十八年(1929)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怀一法师主持法锡,躬耕自食,修头陀行。“文革”期间,寺废僧散,院宇他用。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,贵州省及贵阳市人民政府为恢复弘福寺屡有决策。1983年,弘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,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7年7月28日交还僧人管理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。弘福寺在经典和文物古迹方面犹保存一批珍贵文物:一、赤松开辟的九曲径;二、徐霞客游过的古佛洞;三、矗立于山门外右前方的法华塔;四、开山祖师赤松纪念塔及历代长老塔林;五、朱德、董必武等百人书写的诗词碑廊;六、清乾隆朝廷颁赐的《大藏经》;七、赤松手迹《黔灵山志》十二卷;八、悬于山门口钟楼之顶的铜钟;九、即日开光之五百罗汉塑像,刻工精细、形象生动,国内罕见,弥足珍贵。寺历代高僧辈出:赤松、瞿脉、参之、惺慧、大彻、文亮、佛云,湛然、柏青、慈云、智明、觉崇、持省、怀一、圣中等法师,奕叶联芳,名垂寺乘。1987年,德高望重72岁的慧海法师任寺住持至今,弘福寺已成为弘扬临济宗风的震旦砥柱和佛教名山,法席鼎盛,烜赫昭著,声名远播,冠映四海,许多豪杰之士,包括越海逾山前来参拜、请益、求法的他国异域之僧伽和信士,辐凑云集。近年,寺又广泛开展海外联谊活动,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。全面复兴的弘福寺,新姿焕发,宗风丕振,两序大众在方丈率领下,发扬爱国爱教的精神,多方开展弘法利生活动,义诊赠药,赈灾救危扶贫助残,以及支援希望工程等无不慷慨捐资,巍巍功德,有口皆碑。寺内香火益旺,信众游客流连期间,诚为筑城一大景观。1987年至今,共接待国内外信众游客一千万人次,其中海外人士一万余人次。她不但是贵州省佛教活动中心且己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胜地,已列入国外出版的英文世界旅游手册。

文物古迹

弘福寺于198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 弘福寺中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和古迹:其中赤松开辟的九曲径及摩岩石刻、徐霞客游过的古佛洞、赤松和尚纪念碑及历代长老塔林、朱德、董必武及瞿脉嗣法门人参之德广等百人书写的诗词碑廊、《龙藏》、清乾隆朝廷颁赐的《大藏经》(已佚),现存为原版翻刻本、《大正藏》、《中华大藏经》、《频伽大藏经》、《藏文大藏经》、《房山石经》、赤松手著《黔灵山志》十二卷、《锦江禅灯》二十卷和《黔南会灯录》八卷、悬于山门中钟楼之顶铸于明成化五年(1469年)的铜钟、历年来所收藏的百余幅知名书画家的珍贵作品。   

经多年维修建设,现有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玉佛殿、弥勒殿等中供瞻礼,有贴金佛像27尊,缅甸玉佛十余尊;并有石狮、石幢、铜宝鼎、铁鼎、钟鼓、幢幡宝盖、金字匾联等。设有法物流通处、素香斋、茶室;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;新建贵州首座法华塔、开山祖师经念塔、九龙浴佛石壁、钟鼓楼、天王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禅堂、斋堂、僧寮、尊客寮、方丈苑、碑廊等。

登临弘福寺之盘山古道“九曲径”为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赤松祖师开辟,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、咸丰五年(1855年)两度整修;1949年后,拓宽加固。全径383级,沿途有“古佛洞”、“洗钵池”、“灵官亭”等古迹;有“多行好事广积阴功”、“虎”、“黔南第一山”、“正法眼藏”等摩崖石刻。寺后公路。汽车可直达弘福寺。

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,塔凡七级,高15米;奉藏《妙法莲华经》,塔六方,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;塔后有《建塔因缘功德碑》。正对大门是九龙浴石壁,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,九龙吐水为之沐浴。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“弘福寺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;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“黔南第一山”。入门两侧有钟鼓楼,铜钟重三千余斤,铸于明成化五年(1469年),原在城内大兴寺,1980年移此,首重殿为天王殿,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,殿的南侧有《地藏经》碑刻,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;二重殿为观音殿,奉三十二臂观世间,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,大慈大悲,寻声救苦;后有韦驮菩萨,金刚怒目,手持宝杵;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,奉释迦牟尼、阿难、迦叶、文殊、普贤及十八罗汉,均贴真金;墙上有佛陀画传。玉佛殿释迦牟尼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,释迦坐像高1.5米,宽1.2米,重900公斤,玉质优良,慈相庄严,并有弥勒、观音等玉雕十余尊。“放生池”旁有“曲尺亭”和长廊,亭前有樱花,春来繁花似锦,长年风光旖旎“双桂楼”前桂花绿荫如盖,入秋桂香四溢,令人流连忘返,楼前有联云:“一院桂荫疑有雨,四厢花影欲登楼。”

收藏它
分享到:

网友对弘福寺的评论

蛙步网匿名网友 2012-04-24 18:28:05

想去当和尚了, 待遇好,生活好,自然条件也好,现在的和尚暗地里又没什么禁忌,享受的职业啊

蛙步网匿名网友 2012-03-20 09:48:32

正门居然有个黔南第一山,什么第一

发表你的评论
你还可以输入255
| 登陆(请文明发言,并遵守) 点击切换验证码  

弘福寺最新阅读

弘福寺周边景点

旅游专题推荐

九寨沟旅游专题
九寨沟旅游

九寨沟自然景色兼有湖泊、瀑布、雪山、森林之美,有"童话世界"的美誉...

峨眉山旅游专题
峨眉山旅游

峨眉山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,平畴突起,巍峨、秀丽、古老、神奇...

稻城亚丁旅游专题
稻城亚丁旅游

稻城亚丁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,存留着大自然最古老的记忆和最纯真的脸庞...

成都旅游专题
成都旅游

成都是一座既宁静又繁荣,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,又有优美自然环境的城市...

弘福寺天气情况

24小时服务电话
四川旅游预定请按 1 出川旅游预定请按 2 出国旅游预定请按 3 投诉及建议请按 0

24小时旅游热线:400-9901-905

旅行社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白丝街57号全年红写字楼6楼601    质量监督电话:李经理 13808211739
法律声明:本站所有图片和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四川省优秀诚信旅行社

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L-SC-CJ00003    

蜀ICP备18023212号-2
营业执照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网络110报警服务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支付宝特约商家可信网站示范单位